“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”作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,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—2022年)》近日正式公布。
首次提出建立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《规划》,明确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,并为此提出22项具体指标。未来5年里,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,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、起好步、打好基础。相比此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,《规划》对现阶段以及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,作出了更加详实的安排,更具可操作性。具体至发展目标:截至2020年,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。
“实现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。”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曾公开表示。这其中,以农村垃圾、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成为主攻方向。与此同时,大力开展农村厕所建设和改造、实施粪污治理,农村环卫设施建设也将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通道。因而,如何科学、妥善地处理好农村垃圾,仍是眼下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。
近年来,“垃圾围村”乱象已凸显出农村环境治理之困。相较于城市而言,农村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成分高,分类减量较容易实现。但据不完全统计,当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乡转运、县处理”的四级垃圾收运体系,仍有近1/4的建制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。不少村庄没有垃圾收集、转运和处理设施,或者有了相关处理设施却无法有效运行,形同虚设。从农村垃圾产生量来看,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缺口还有差不多20亿吨,缺口巨大。
作为系统工程,垃圾治理的难度可想而知。为此,《规划》对不同的农村地区提出区别对待,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、实际情况的不同、差异的客观存在进行区别处理。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、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,着力解决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。同时,以城市带动农村,为后者提供创新技术的支持和保障,使两者达到协同治理,才能高效地处置生活垃圾。至于哪种方式更加适宜,因地理环境、垃圾成分、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,则将据此采用焚烧、填埋与堆肥处理。
相对应地也将采用城乡一体化运营模式、可覆盖周边区域性垃圾转运、压缩设施的集中式处理方式、以村或县为主体的分散式处理方式。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,农村垃圾处理的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800亿元,较上年同比增长近10%。通常以城乡环卫一体化方式即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县处理”推广,农村环卫设备空间近3000亿元。迄今,各地正大力实施畜禽粪污治理、秸秆农膜回收处理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专项治理行动,旨在尽早实现生产清洁化、废弃物资源化、产业模式生态化的低碳循环生产模式。
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。下一步,中央农办、农业农村部将与有关部门一道,坚决打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全面吹响,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,在氤氲着淡淡的麦香里,正悄然发生着一场绿色巨变。而处理好农村垃圾,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迈出的坚实一步。